进入3月,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冬”远未结束,有的企业在危机中倒掉了,有的企业却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机遇。
1月底,潍柴动力成功并购法国博杜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填补了企业16升及以上大功率发动机生产研发技术空白。
2月份潍柴的发动机订单达到2万台以上,3月份更是高达4万台,创历史新高。
潍柴何以能够在危机中逆势发展?掌门人谭旭光说,这既得益于国家一系列行业振兴规划出台带来的信心提升和需求拉动,更是由于企业多年来科学发展,苦练内功,具备了在经济寒冬中破冰前进的能力。
出手海外并购
多年来,潍柴一直执着于自己的国际化之路,从当初单纯的出口产品,到逐步搭建营销服务网络,再到打造国际化品牌,潍柴的国际化进程稳步而扎实。
金融危机阻碍了许多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却也带来了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当下的国际市场,资产价格越来越诱人,正是资源整合的大好时机。去年,潍柴选派技术、营销、财务等专业人员,组成专题调研团队,先后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对国际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人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谭旭光说,每一次危机,都是优势企业跨越发展的好时机。企业不能满足于仅靠拼成本的低端竞争,潍柴要抓住产业、行业重新洗牌的有利时机,利用企业充足的现金流和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在“冬泳”中抢占先机,建立起集团新型业务结构。
目前潍柴动力的发动机产品主要集中在12升以下,博杜安公司却是以16升及以上大功率发动机为主。据悉,潍柴以 299万欧元竞拍获得的博杜安公司,注册资本为355万欧元,资产的账面价值约为 1381.77万欧元,具有 100 多年历史,主要从事发动机及驱动总成的设计、开发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齿轮箱、传动轴和螺旋桨等。业内人士认为,以如此低的价格并购这样一家国外公司,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通过收购,潍柴将获得博杜安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促进公司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产品配套范围。同时,潍柴还可以利用欧洲工厂有效避免出口时的汇率波动风险。
早在几年前,谭旭光就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走到国际市场前沿引进人才、产品和技术。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导致诸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大幅度裁员或者破产倒闭,给中国企业进行技术、人才和品牌价值积累、提高创新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潍柴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际化的人才,目前,已有多位外国专家在潍柴担任技术研发、物流项目提升、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顾问。
打造三大竞争优势
去年底,潍柴提出要打造自己的三大竞争优势,即以“ 蓝擎动力”为核心,打造产品组合竞争优势;以“ 5P 服务工程”为核心,打造后市场竞争优势;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打造产业链协同竞争优势。
在技术上,潍柴坚持以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动机总成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潍柴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跑优势,潍柴引进“外脑”,在欧洲和美国分别建立了研发中心,站在世界内燃机技术前沿。
在市场开发上,潍柴原来是单一市场、单一领域,虽然市场占有率极高,但风险很大。这几年潍柴加快市场结构调整优化。以工程机械市场为例,潍柴动力这几年一直在产品品质和构筑多元化市场上下功夫,从专一配套装载机向非装市场拓展,在去年整个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潍柴在推土机、汽车吊、农机等配套市场的销量超过了一万台。而在卡车市场,今年 2月份销量超过两万台,呈满负荷生产态势。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潍柴利用企业的品牌、技术和服务优势,采取差异化营销措施,先后开发了俄罗斯,印尼,越南,南美等国际市场,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公司内部,潍柴坚持内部挖潜,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向精益管理模式转变。潍柴对各子公司的战略走向、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物流管理等进行全面“体检”,先后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管理、5S现场管理等多种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特别是企业建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各个环节精打细算,把“花了算”变革成了“算着花”,成本费用大幅降低。
潍柴财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两年累计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近7亿元的基础上,2008年成本又降低3.3亿元。集团各企业同步进行了降低成本、控制库存、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现金储备,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虽然市场整体低迷,但潍柴2月份的产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