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建。这项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项世界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给区域物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该桥设计全长49.968公里,是迄今世界上设计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寿命为120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中的隧道全长6648米,包括隧道人工岛和海底隧道。大桥的初步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喜刚表示,这部分施工技术难度目前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高技术含量是港珠澳大桥的最大特点。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与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相比,港珠澳大桥所在海域台风更多,平均一年接近两次,去年更高达9次,抗击台风的要求也比杭州湾大桥高。按照设计,港珠澳大桥能抗击每秒51米的风速,这相当于最大风力16级。
谈及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复旦大学教授、上海物流研究院院长朱道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设施的建设带来的经济效应众所周知,将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是国家高速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大桥建成后,珠海、香港及澳门之间的交通距离将大大缩短,原本呈A形的珠三角交通网形成环状,粤西-香港减少200公里,由此全面纳入全国交通要道中,珠海也将由此变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届时,珠海-香港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港澳两地车程也将从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20分钟以内,形成大桥两端和珠江口东西两岸市民的半小时生活圈。据介绍,该大桥最快将在2015年建成。
朱道立认为,但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对区域间的物流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广东的加工业在内地比较发达。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缩短的空间距离,必定会成为提速区域间货物流通的新渠道,并且会节省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的投入。因此,这座大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而且,它有可能会给产业集群的转移提供机遇。比如物流加工业、采购中心等等。”朱道立说。的确如此,交通设施的完善会带动产业集群的升级、转移。长三角大桥建成后,长三角地区便出现产业集群转移发展的势态,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作用。此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蕴藏着同样的机遇。
不过,朱道立指出,大桥建成后,强化区域间的信息互通应该被视为重点管理领域,以充分发挥大桥的作用。
此外,记者了解到,按照总体方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耗资约347亿元,整体工程估计逾729亿元。据悉,其中内地出资70亿元,香港出资67.5亿元,澳门出资19.8亿元,其余由银团贷款。